数十万互联网从业者的共同关注!
作者:陈妍桦
知乎:
http://www.zhihu.com/people/niggy-niggy
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,转载请联系作者
欢迎投稿到早读课,投稿邮箱:mm@zaodula.com
前些日子阅读了寺主人最近的一篇文章“如何成为交互设计师”。
我对里面关于“交互设计师岗位薪资和常见生存状态”的描述深以为然,特别是“<10k俗称「线框仔」,出没于小公司和外包公司,没有设计决策权,专门配给不会画图的产品经理使用。门槛低,只需要熟练使用原型软件,会看着其它APP抄设计即可。无发展前途,看到此类岗位请远离。”这一段话让我感触最深。
这段时间,我刚好从“<10k”这类岗位辞职,并且重新入职一个比较大的公司,暂且到了状态二“10k-15k除了画线框图外参与一定的产品层面的工作,有一定设计决策权,通常为知名院校应届毕业生,可以对设计决策提出异议,但不一定被接受。”走过这两个阶段的我,深知“无发展前途但又无法马上远离”这个心理状态十分难度过,它让我在过去一年半的工作岗位中纠结、难过甚至否定自己。
但我们是如何成为“线框仔”的?
总结了几个可能的原因:
1.专业不相关但很想做交互设计相关工作,去大公司暂时无望,先从小公司做起;
2.普通院校毕业生,即使专业相关,在简历关就被卡在大公司门外;
3.找工作的时候不顺利,先做着这一份工作;
4.说是自主产品的公司招进来,被转做外包项目…
这几个原因不能完全概括,却是很普遍的现状。也许我们都清楚问题之所在,并且知道只要想做好交互设计师,就不能在这类岗位继续下去。只是我们恰巧处于了这么一个状态,亟待改变却又不是说变就变的,换工作又是一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。
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:正在处于此类岗位的我们,该如何从日常的重复性的看似没有创造性的画线框工作中,得到真正的知识增长或经验积累?
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外包公司时的做法:
1.面对客户时
既然是做外包项目的,很多时候客户的需(要)求代表了一切。他们通常不是客户端的用户,但是却对整个客户端如何设计有决定权。大到框架小到线的大小颜色,他们都有可能提出意见。有时候提供了四五套交互设计稿,项目开始时他们也许暂时定了其中一套,但是在反复的修改过程中,交互稿面目全非。慢慢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从交互设计师,成为了客户画线框图的工具。
在这负能量满满的过程中,我们还能学到东西吗?能!
1)理解并学习客户的业务知识。客户提出的需求,多数是基于他们对业务本身的理解。理解并学习他们的业务,这样不仅有了思考的过程,也明白了为什么他们会这样想,画起线框图会更得心应手。
2)学会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抓住需求。客户也许不是用户,但对于他们自己的用户有一定的了解,很多时候客户说的需求,也许就是用户的需求。而客户所习惯的表达方式,你不一定能马上理解到关键点,要尽量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所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。
3)发现客户中的大牛。我们的客户一般是传统行业中的有相当工作经验的人,他们的行业经验、知识见解、工作方式都是我们能学习的地方。有时候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并不比我们少,有时候多交流,才能发现他们的建议一点也不过时,甚至能启发我们。曾经有一个客户画的线框图草稿的整洁度让我自愧不如,默默地向他学习。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对文档的管理、表述清晰度要求十分高。这更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。
2.面对团队时
项目经理:“客户说这里的需求跟他上次说的不一样!你的交互稿没有跟着改吗?“
前端:”这一页返回到哪里的?交互稿没有说诶。怎么返回到首页了?会很奇怪啊!“
后台:“这部分功能客户他们没有提供接口啊!数据怎么获取?”
视觉:“这么的内容都挤在这一页,怎么设计都很奇怪,能不能跟客户说把这个按钮不要了?”
上面这些问题,在过去的一年半里,几乎每天都会遇到。项目迭代周期短,需要紧跟客户提的要求进行改变;再加上同时几个项目交叉进行,整个公司就只有我这么一个交互新手,经常手忙脚乱。
1)对于前两个问题,解决方法是:交互稿及时根据客户要求更新并记录每个版本的修改点;线框图要有标注及说明,跟前端沟通,了解文档的说明关键在哪几个地方。
2)第三个问题,我的做法是了解客户提出的功能要求,是否有相应的接口提供?还是暂时不能提供,需要我们这边的后台工程师进行配置?
3)第四个问题,跟视觉设计师保持沟通,步伐高度一致,交互稿跟着视觉稿同步更新。客户对UI界面最容易提出修改意见,特别是颜色。但同时他们又会因为业务需求、领导的意见,牺牲页面的美观性,只为加一个大的按钮。甚至有些客户只对UI界面提出各种交互修改,在线框图阶段却说可以了,先这样吧。这时候一定要顶住客户大多数的需求变动,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服客户尽量不改变,否则会影响项目的开发进度,一些改变可以在迭代版本的时候体现。
4)在多方问题一起来临时,怎么跟团队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,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。直到现在,我仍需要在这方面继续学习。
3.面对自己时
首先必须承认自己在当下这个阶段,大多数时候就是“线框仔”;但是绝不能觉得自己只是个“线框仔”,并且以这个为借口偷懒,不思进取甚至放弃自己当交互设计师的想法。
是的,我就曾经不敢承认自己是“线框仔”,觉得自己就是个“线框仔”,不思进取,甚至想放弃当交互设计师。
在这岗位一年后,职业新鲜感消退、感觉可以学习的地方差不多学到了,我陷入了瓶颈,对目前的工作岗位、对自己的人生定位都十分迷惑。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,否定自己,线框图再整洁也感觉没有成就感。
我知道不能这样下去,就逛知乎看看一些交互设计大牛是怎么做的;跟不同的朋友聊天、出去旅游,调整自己的心态,看事情乐观一些。也重新开始看关于交互设计的书:《启示录》、《用户体验要素》、《About Face3 交互设计精髓》、《微交互》、《破茧成蝶》等。略带思考地看完《启示录》、《用户体验要素》等书只要两三个小时,我就知道自己的阅读能力没有下降;读这些书,好像每一个内容步骤都很熟悉,而且看到就很兴奋,我就知道我还很喜欢交互设计;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或者经常使用到书中的一些原则理论,重读这些书又获得了一些新的感悟,拾起了很多遗漏的知识点。
静下心来看书的这半年多,让我重新有了信心,从瓶颈中走出来。我整理了过去的作品集、设计一份新的简历去找新的工作,到现在顺利入职新的公司。
回想这一年半的“线框仔”工作经历,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。也正是因为这一年半打下的基础,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获取的经验,让我在重新选择的时候更加理智;在面对新困难的时候,心理状态更耐磨练;对思考、对创新更加地渴望;对未来的交互设计之路更加坚定。
互联网早读课,每天八点,风雨无阻
专注产品、设计、交互、运营
微博:@互联网早读课
加群密码:地区-职位-昵称
互联网早读课是WeMedia自媒体成员之一,
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,覆盖5000万人群